6月21日,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指导的“湾区认证”促消费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活动上,韶关市新丰县副县长谭展如分享了该县特色农产品通过“湾区认证”实现产业化升级的成功经验。
新丰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,以迷你小冬瓜和佛手瓜面为突破口,借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标准认证体系,推动农产品“出山入湾”,打开湾区大市场,带动农户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。
韶关市新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谭展如分享该县特色农产品通过“湾区认证”实现产业化升级的成功经验。
生态优势孕育优质农产品
新丰县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,森林覆盖率达81.15%,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100%,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。常年平均气温20.5℃,昼夜温差大,无霜期长达320天,为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天然生长环境。谭展如在演讲中介绍:“好山好水孕育好产品,但再好的产品藏在深山无人知,也无法惠及农户。‘湾区认证’为我们提供了走出大山的金钥匙。”
活动设置的展位上,新丰县展位人气旺。
“湾区认证”赋能产业升级
2024年,在广东省纵向帮扶工作队支持下,新丰县抓住“湾区认证”机遇,推动迷你小冬瓜成为韶关市首批通过认证的农产品。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,梳理挖掘特色产品,并在省市场监管局认证处及专业机构指导下,完成标准化升级。今年,佛手瓜面也成功获证,进一步完善了产品体系。
新丰味首批授权农产品新丰迷你小冬瓜已上市。
通过认证,新丰县建立了从选种到采收的全流程标准化体系。迷你小冬瓜和佛手瓜面的农药残留、重金属等关键指标远超欧盟标准,确保“0农残、高钾低卡”的健康标签。
同时,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生产基地和检测报告。谭展如强调:“我们承诺,若产品不符合认证规则,销售商将先行赔付消费者1万元,并承担检测费用,让湾区消费者买得放心。”
销量倍增 农户增收
获证后,迷你小冬瓜成为“明星产品”。
种植面积从30亩增至600多亩,建成3个规模化示范基地,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,农户年均增收1.5万元。商品化处理率从10%提升至50%。
收购价提高30%,终端售价上涨40%,总体销量增长50%。产品通过盒马、山姆、百佳等渠道进入大湾区50余家商超,年订单量突破2000吨,近期还将上架“远方好物”平台。
佛手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开发出了酱菜、茶饮、月饼等20多种衍生产品。佛手瓜面通过“政府引导+企业革新+平台运营+检测认证”模式,实现从“土特产”到“标准化商品”的跨越。
新丰味首批授权农产品:新丰佛手瓜。
三方协同 借力湾区大市场
谭展如最后总结了新丰经验,一是,以认证倒逼升级:高标准认证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、品牌化转型。二是,借力湾区消费力:利用大湾区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,实现“优质优价”。三是,政府-企业-农户协同:在省市帮扶下,联合企业、平台形成合力,突破地域壁垒。
新丰佛手瓜基地。
目前,新丰县拥有7个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、2个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和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。依托全国首个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“新丰味”,该县正推动更多农产品如佛手瓜、菜心、茶叶、板岭土猪加入认证体系。
谭展如表示:“新丰将继续释放‘湾区认证’动能,让‘新丰味’成为岭南生态农产品的金字招牌。”随着远方好物等平台上线“湾区认证”专区,新丰特色农产品将进一步拓宽销路,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撰文:丘海涛
来源:南方农村报
天天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